冬季养生关键
冬天要保持肾气旺盛,防止严寒的侵袭
按节气算“大雪”已过,冬至即将来临。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应麟告诉大家,冬天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由于人体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则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生病。
王医生说,冬天要保持肾气旺盛,关键的一点是,要防止冬季严寒的侵袭。所以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一、精神调养
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具体到人体的精神活动,又如何“藏”呢?在《黄帝内经》里早已明确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说,人们在冬天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渴望之品那样满足。其中心思想是:在冬季人们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能调摄不良情绪。在遇到不顺心的事、不高兴的事时,要学会调摄情绪,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措施之一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来调整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而减轻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冬天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动物内脏等,以增强大脑功能。
二、饮食调养
1.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增加热量,保证充足的与其曝寒和劳动强度相适应的热能。
2.冬季宜多食的食物:可以多用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3.“少食咸,多食苦”: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抗御过亢的肾水。同时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受损。对于正常人来说,冬季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平阳”的原则,也就是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物皆是有益的食品。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应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绿豆芽等。
三、起居保健
《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点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还要注意下面几点。
1.冬季穿衣要注意“衣服气候”。是指穿的衣服表面温度在零摄氏度左右,而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33摄氏度,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在人体皮肤周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缓冲外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侵袭,使人体维持恒定的温度。
2.寒冬脚的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祖国医学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胃脘痛、腹泻、行经腹痛、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所以必须要注意脚的保暖。
3.冬季勤开窗有利于身体健康。在冬天不要为了保暖而不开窗子,使室内空气不能流通、交换,长期在室内呼吸比较缺少氧气的空气,同时也使空气中的微生物、病毒、病菌得以滋生,而特别容易生病。所以,天气虽冷,还是应该定时开窗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量的新鲜空气。
4.冬季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冬天外界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一般保持在16~20摄氏度较合适,以18摄氏度为最理想。室内湿度一般以30%~70%之间为宜。
5.不要蒙头睡觉。有人冬天睡觉喜欢蒙头睡觉,是不卫生的,会造成缺氧而感到胸闷、恶心或从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6.不要夜间憋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会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四、坚持锻炼
冬天,因为天气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都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事实已经证明,冬季到室外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缩,能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这样,人的抗寒能力就可明显增强,而达到冬季防寒的目的。
五、提倡药补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亦应之。人体的阳气于冬季内藏,阴经内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
1.要辨证进补:
气虚者的进补: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动则即喘、体倦、懒言、常自汗出、面色淡,舌淡白,脉虚弱无力。可以用下列补药,如人参、山药、茯苓等。
血虚者的进补:所谓血虚,即是营养人体的物质不足,不能发挥营养人体的作用,表现为不耐劳作,面无华色、苍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脉细。可以用下列药,如龙眼肉、何首乌、紫河车等。
阴虚者的进补:阴虚是指营养人体的血、津液、阴精皆不足,表现为,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红,口咽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喜冷饮,舌红少苔,脉细数。可以用下列药,如枸杞子、桑葚、黄精等。
阳虚者的进补: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溏,脉沉乏力。可以用下列药,如杜仲、鹿茸等。
2.要注意不同年龄的补益:
青年学生学习负担重,睡眠不足,产生心脾不足或心肾不足,可以选用莲子、何首乌等;小儿内脏娇弱,易虚易实,饮食不节易伤脾胃,可以在冬季健脾,用茯苓、山楂、大枣、苡仁、红小豆等;中年人工作负荷重,不注意休息,损伤气血,可以用龙眼肉、黄芪、当归、等补养气血;老年人身体虚弱,无病时可以选用杜仲、何首乌等,若有病则必须辨证进补。此外,男女性别不同,补益方法也不同。如少女月经未至,无病时选用当归、白芍、紫河车等。
3.药补勿过偏:
服用补药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否则会导致阴阳新的失调。
Search
2010-01-03
冬季养生关键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2学习笔记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2学习笔记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2学习笔记
二、中医与日常生活
北京东边是崇文门,崇文门是文官走的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酒车,大家都喝酒,都要应酬,实际上酒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是具有生发的性质。西边是宣武门, 宣武门是武官走的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刑车。它守的是肃杀之气。
安定门和德胜门,从风水学上来讲,北门是不可以开的。因为南方的疏布是做慈善,北方主收藏,藏就要藏得住。收藏到是心爱之物,是不给别人看到的。这类似肾精,肾精藏得越足,向外散的东西就越多。安定门是出兵打仗的时候才可以开启,要打仗首先要有定力才可以。德胜门是回来的门,就是说万不得已要出北门的话,也要有出有进,这是北方的内涵。
——说不定这是真的,古人建房都看风水,而且宣武门菜市口一带的确是行刑的地方。至于现在,只要记住它们的方位,别下错车即可。
只有肾精足,才能有定力。泰山崩于前而不乱。能够做得到的就是婴儿,因其肾精足。
——有点那个。
肾精不足容易恐惧,习惯能够战胜恐惧。人只要闻木声则惕然而晶,是胃气不足和肾精不足的像。
——我就是经常被吓一跳。最恐惧的一件事,是若干年前,低头进一家商店时,一抬头突然见到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迎面走来。那时的确被吓得有点灵魂出窍了。原来是镜像。可见人最怕的不是鬼,是自己。
左春,右秋,上夏,下冬,中为长夏。长夏是夏天过后有一个季节,是运化四方,把开花的过程变成结果的过程,叫中央脾土。
——对我来说是新概念。
为什么要封禅泰山,主要是由于东主生发之机。打仗开始时敲鼓,鼓声主生发,结束时鸣金收兵,西方属金要收敛。《黄帝内经》源于对自然的感悟,通篇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
——封禅泰山,也是第一次听说。
《黄帝内经》不是讲如何治病,主要讲如何顺其自然。
人体中部在哪里?肚脐(神阙穴),只可以灸法,不可以针刺,它不是中部。
人的中部是人中。因为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任脉和督脉的连接点。
督脉是大阳经,主气,决定男人的生殖。脑髓、肾和腰脊、脊柱、脊髓。
任脉是人体大阴经,主血的。
这两条经脉都是奇经。十二正经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的现象,奇经八脉是人体的一种很特异的方面的一种能量,甚至可以说它是元气大储存地。它可以决定人生的许多重大事情。女人生育由任脉决定。
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交汇所。晕倒是阴阳离绝,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刺激人中,阴阳重新和合。人中应该深、长、宽,阴阳、气血交通能力强。人中还叫寿宫、子庭,能否长寿,是否多子多孙。人中的深浅除了先天,还和保养有关。
——第一次注意自己的人中,不算短,也不窄,就是很平,比lg的差多了。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夏天人体的脾胃最虚,消化能力最弱。冬天阳气内敛,脾胃形成一个内热的格局,可以滋补,也可吃萝卜顺气。
——已知。
仁义礼智信,也是从身体当中来。东方主生发,仁就是东方,就是你一点点善念。义是白送人的东西,主散,是南方。礼是西方,是约束,如何约束人性,也是人性的收敛。智慧是肾精的外现,肾主智(志)。信是中央脾土,人言为信,人说的话要像土地一样真实可靠。小孩子志向高是因为精足。
——学习了。
《黄帝内经》到底讲什么。
1顺其自然(因天之序)
2健康长寿靠自己
3天人合一
因天之序,天的序就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东再到春。天之序永远不会变,人体也要顺应这个次序。最好的状态是四象全有,见群龙无首吉。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状态。
——真搞不清自己在哪个阶段,所思所为一定是有些混乱了。
健康长寿靠自己,《黄帝内经》是讲医道的书籍。健康是积精累气的过程,靠的是吃好睡好,消化吸收都有了,人才能健康。万恶淫为首,性事、情绪也跟健康相关。真正的医疗保险,就是精神文明。
疾病和生活密切相关,与人和人性也非常相关。调理好生活,调理好身体,才能调理好人。
——单是吃好睡好就不简单,诱惑太多,海外剧场那些看了一集还想看下一集,看完结局总觉上当的韩剧,总是半夜播出,白天还不带重播的,毁我健康啊。
天人合一,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有体现,也叫做有诸内必行诸外,所以中医有望闻问切。人和自然越和谐,越至善。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天人合一。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1 学习笔记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1 学习笔记
一、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
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书。
——我倒并不因此感兴趣。
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
——有帝王的支持,好办事啊。不过百姓也有命,生命之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如今能医好病的即为好医生了。倒是我们自己,除了病以外,多学点知识调理自己,让自己也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上医医国,似无先例,现今更无可能,为国策把脉,参与评说,且能命中要害倒是有可能。
圣人为什么重医药
所谓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就是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又能够让别人听从自己,就可以由人而王。
——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讲真理而又拥有受众,的确是圣人的特征。本人肺气不足,肾精不强,从未有由人而王的欲望,离圣人也远。学习圣人,提高克服不良生活习惯的自制力,是很实惠的目标。
天下即人身,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有一个和谐的机制。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假如肝火太盛,木(肝)生火(心),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经不足典话,我们就思维就不够。拿破仑有一句话: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中医的话是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中国文化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非常同意前半部分所述,很有启发,以积极的心态,让自己的身心和谐。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常言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又由人身而定。似乎有点不够全面,一个身心健壮的贫儿似乎不能与病怏怏的王子的命运相比。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并无大差别,即使有差别,其命运也未必由此定论,人的主观努力起很重要的作用。在大环境中,在你的活动范围内,的确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对命运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我们三肾人、四肾人,与正常人的命运有所不同。但同为移植人,命运也各异。
2.可以认知自我
生命活力:魄力 精神 意志 胆识 聪明
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
魄在中医里涉及到它是肺的神。肺神,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神。力,涉及到肾,力量从肾来。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魄力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
——终于找到我魄力不够的原因了。不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胆量也有可能越练越大吧。
精神,在中医里,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神是心的神明。精神在中医里是心肾相交的能力。
——学习了。
胆,是主决断的。胆识涉及的是胆气足不足。
——学习了。
意志,意是脾(精)的外现,心之所存谓之意。脾主运化,脾精足不是记忆性的问题,而是关联性的问题。关联性好,就是运化,就是头脑灵活的表现。志是肾之神,肾主收藏。意志是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运化灵活,又能定住坚持,就是有意志力。
——明白了脾的作用。过去谈意志,几乎全看主观因素,现在也了解到其物质性的一面。
聪明,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木。聪明与否,看肝肾能力。
——很有道理。
学习《黄帝内经》,培养更多地向内观察我们人身的能力。它是国学经典里边最为寂寞的一项。向内看很痛苦也很难,所以自古圣贤皆寂寞。西方是要认识自己,而中国文化是要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的和谐,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你就越接近至善。
——讲得真好。不能善待自己的生命,就不是至善之人。
人身难得,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和我们内在的脏腑的那种运转,懂得了人体,就懂了人生的很多方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借假修真的载体,是要蓄之养之道精品。
——我是文革期间的学生,没有学过生物、植物、地理、历史等,是医盲,很吃亏。人身难得,过去亏欠的,如今要努力补回来。
真法难闻,《黄帝内经》是黄帝和老师的对话,核心问题也要通过一种斋戒断方式,不仅是持斋,而且要控制自己的俗欲,没有私心杂念的状态才能得到。学习时要修自己的身,修自己的心,真正能够看到里面去。
——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一部经典,集中了古代人养生的智慧。只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静心学习,已然不易,更何况其他呢。
中国难生,生为中国人是一种难得的福分,要有一种深厚的感恩心和自豪。只有中国有真么多的经典,可以让我们去读,重新去反省人生,其中包括认真地体会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已经是中国人了,便不再讨论是否是一种福分。外国人也有他们的福分。真正的福分是充分学习和利用自己祖国的经典,确实获益。
3.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
对天地自然的感悟
对日常生活的感悟
我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移植人最关注的是肾宝宝的健康,整天围着他转,就像家里添了小孩,多少人都不够用。养生对我们似乎是奢望,还有资格吗?
有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太医”,号称可以医治癌症数种,对器官移植者却无计可施,在他看来,似乎我们难以再见天日,只能耗尽精气等待死亡了。也难怪,“太医” 当值之日,尚无移植之事。我自然很痛恨这种不给人以出路的人,不管他说得是真是假。你看牧师、和尚,在人临终之际,还让你满怀希望,向天堂或向西方极乐世界奔去。
面对现实,有时想起来也很好笑,像我们这样的人,肾已经挪地方了,那个肾经还是原道吗?
既然还活着,就有是养还是耗的问题;何为养,何为耗的问题。
抛开我们的特殊性,面对关于养生的种种理论、书籍、讲座,真让我们目不暇家。我下载了不少,大概地浏览了不少。不太喜欢台湾人的虚张声势,标新立异,夸大其词。大道至简,觉得洪昭光等大陆学者的话更靠谱。
移植人离不开抗排异药物,正是这些药物的不断改进,才使移植物的存活期越来越长。
除了药物,除了医生的调理和治疗,根据我们的特点,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积极的事情,或者说如何正确地吃、喝、准确地拉、撒,适合进行哪些运动,这是我关心的。
残缺之美,美不在残缺,而在尚存的部分仍充满活力,还有朝气,还有故事。
我看过关于《黄帝内经》的60集纪录片,也很有意思,至少知道了这部经典大概是说啥事。
曲黎敏老师的视频讲座,更容易理解,更接近生活,不管是论说真谛,还是调侃,比较有意思。
各类专家总是要运用自己知道的那点事,来看待世界,解释世界万物,我们吸收其中对的部分,就会受益无穷。专家知道的那点事,比我知道的那点,多得多。
总喊着养生的人,未必就会保养,保养得很好。也许是因为总忘乎所以,缺乏自制力,才总摇着旗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比如我。无论如何,我在学习,在思索,在行动。
曲黎敏:女,山东人,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医史人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哲学与文化。著有《易道气功养生》、《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有《中医学形成的文化背景》、《五运六气与流行病相关问题研究》、《中医抗击瘟疫史》、《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中医学?人的学说》等30余篇。
2008-02-09
中醫 子午流注
古籍《靈樞》:「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同紀。
中醫學的宇宙觀著重天、地、人合一。人體的健康,受氣節變化、地理環境、以致時間運轉的影響。每日的十二時辰(每兩小時為一時辰)與人體的十二條經脈息息相關,而經脈又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配。三者的關係如下:
時間 | 時辰 | 經絡 / 臟腑 |
23:00 - 1:00 | 子時 | 膽 |
1:00 - 3:00 | 丑時 | 肝 |
3:00 - 5:00 | 寅時 | 肺 |
5:00 - 7:00 | 卯時 | 大腸 |
7:00 - 9:00 | 辰時 | 胃 |
9:00 - 11:00 | 巳時 | 脾 |
11:00 - 13:00 | 午時 | 心 |
13:00 - 15:00 | 未時 | 小腸 |
15:00 - 17:00 | 申時 | 膀胱 |
17:00 - 19:00 | 酉時 | 腎 |
19:00 - 21:00 | 戌時 | 心包 |
21:00 - 23:00 | 亥時 | 三焦 |
根據「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經常在某時辰感到某臟腑不適,可能是該臟腑受病邪入侵,或較虛弱所致。不過,由於臟腑互相影響,問題可能出於其他臟腑。

舉例說明
病症 :頭痛、目赤、失眠、脾胃不適、消化不良
問題 :工作、應酬繁忙,經常半夜兩、三點才睡
解釋 :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三時行的是膽經及肝經。若該段時間不休息,肝火便會上升,以致頭痛充血、感到不適。同時由於肝氣上升,影響脾胃,因而感到胃痛。 `
以陰陽五行來解釋,肝屬木,脾屬土,木剋土,因此肝若不適,胃脾亦有問題。
2008-02-02
未來滅火筒拋粉彈救災
傳 統 的 滅 火 筒 操 作 複 雜 , 很 多 人 都 未 必 會 用 , 尤 其 是 小 朋 友 和 老 人 家 , 在 火 警 發 生 的 危 急 關 頭 , 更 會 亂 上 加 亂 。 有 設 計 師 發 明 了 一 個 新 式 「 滅 火 筒 」 , 筒 內 裝 滿 一 個 個 載 有 滅 火 粉 末 的 滅 火 彈 , 只 要 將 小 球 拋 進 火 場 , 小 球 便 會 散 出 滅 火 劑 將 火 撲 滅 。
這 個 由 設 計 師 Park Woo Seok 設 計 的 概 念 滅 火 筒 , 外 形 雖 然 參 照 傳 統 滅 火 筒 設 計 , 但 操 作 方 法 就 簡 單 得 多 , 只 要 打 開 其 底 部 , 滅 火 小 圓 球 就 會 跌 出 。 圓 球 的 外 殼 以 遇 熱 就 會 爆 破 的 物 料 製 造 , 只 要 將 它 扔 入 或 滾 進 火 場 , 就 能 達 到 滅 火 之 效 , 用 家 不 用 太 接 近 火 種 。
設 氧 氣 缸 應 急
除 此 之 外 , 筒 內 還 設 有 一 個 氧 氣 缸 , 左 右 兩 邊 的 手 柄 裝 有 兩 個 小 瓶 , 氣 缸 的 氧 氣 可 經 手 柄 補 充 , 氧 氣 小 瓶 充 氣 後 可 卸 下 , 為 火 場 內 遇 險 人 士 提 供 救 命 氧 氣 應 急 。 設 計 者 認 為 氧 氣 在 火 場 內 非 常 重 要 , 故 把 它 加 進 滅 火 筒 中 , 但 有 意 見 質 疑 這 是 一 個 危 險 的 設 計 , 因 為 萬 一 火 警 發 生 在 滅 火 筒 附 近 , 可 能 會 使 氧 氣 缸 爆 炸 。 詳 情 可 登 入 dvice.com/archives/2008/01/oxygenequipped.php 了 解 。
50萬人錯服抗生素
天 氣 持 續 寒 冷 , 市 民 如 不 幸 染 病 , 切 忌 胡 亂 服 用 抗 生 素 。 中 文 大 學 的 調 查 發 現 , 全 港 可 能 有 五 十 萬 人 誤 用 抗 生 素 。 調 查 指 , 近 三 成 人 使 用 抗 生 素 的 態 度 不 確 , 兩 成 二 人 不 會 完 成 整 個 抗 生 素 療 程 , 近 一 成 人 未 經 處 方 自 行 服 用 抗 生 素 或 與 家 人 「 分 享 」 藥 物 。 有 學 者 警 告 , 錯 誤 使 用 抗 生 素 , 除 了 會 拖 慢 復 原 速 度 , 更 可 令 病 菌 出 現 抗 藥 性 , 加 重 病 情 。 有 藥 物 敏 感 人 士 如 亂 服 抗 生 素 , 嚴 重 可 致 命 。
中 大 藥 劑 學 院 於 ○ 六 年 以 電 話 訪 問 了 逾 一 千 名 十 八 歲 或 以 上 的 市 民 , 了 解 他 們 因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而 服 用 抗 生 素 的 習 慣 。 結 果 發 現 , 兩 成 八 受 訪 者 使 用 抗 生 素 的 態 度 不 正 確 , 兩 成 三 人 對 抗 生 素 的 認 識 貧 乏 , 一 成 半 人 服 用 抗 生 素 的 方 法 錯 誤 。 另 外 , 兩 成 六 受 訪 者 認 為 一 旦 有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症 狀 , 便 應 服 用 抗 生 素 。 受 訪 者 最 近 一 次 出 現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時 , 有 兩 成 二 人 不 會 服 完 整 個 抗 生 素 療 程 。
研 究 指 出 , 雖 然 錯 誤 使 用 抗 生 素 的 受 訪 者 所 佔 比 例 較 少 , 但 按 此 推 算 , 全 港 可 能 有 近 五 十 萬 人 不 正 確 服 用 抗 生 素 , 認 為 須 針 對 常 見 謬 誤 , 加 強 對 公 眾 的 育 。
病 情 好 轉 停 藥 乃 謬 誤
負 責 研 究 的 中 大 藥 劑 學 院 助 理 授 姚 凱 詩 表 示 , 調 查 顯 示 市 民 對 抗 生 素 的 認 識 尚 算 充 足 , 但 亦 存 在 不 少 謬 誤 , 例 如 不 少 人 在 服 食 抗 生 素 一 、 兩 日 後 見 病 情 好 轉 , 便 自 行 停 藥 , 其 實 體 內 可 能 仍 有 殘 餘 病 菌 未 清 除 , 更 可 能 會 出 現 抗 藥 性 而 「 愈 變 愈 惡 」 , 令 病 者 須 更 長 時 間 才 可 復 原 。
此 外 , 病 人 若 只 出 現 輕 微 的 上 呼 吸 道 症 狀 , 如 流 鼻 水 及 喉 嚨 痛 等 , 多 數 是 感 染 過 濾 性 病 毒 , 若 是 細 菌 感 染 , 一 般 會 出 現 發 燒 及 咳 嗽 等 較 嚴 重 症 狀 , 而 抗 生 素 對 過 濾 性 病 毒 無 效 , 因 此 若 病 人 一 有 症 狀 便 亂 服 抗 生 素 , 無 助 病 情 之 餘 , 更 可 能 殺 死 體 內 益 菌 , 令 病 菌 坐 大 。 而 自 行 購 買 抗 生 素 或 將 抗 生 素 分 給 家 人 , 一 旦 出 現 藥 物 敏 感 , 嚴 重 可 致 命 。
乳酸桿菌紓嬰腹痛
最 近 一 篇 發 表 於 Pediatrics 期 刊 中 的 研 究 指 出 , 屬 益 生 菌 ( Probiotic ) 的 乳 酸 桿 菌 的 一 個 菌 種 Lactobacillus reuteri 似 乎 對 嬰 兒 的 腹 部 絞 痛 有 相 當 的 助 益 。
最 有 效 菌 種 待 找 出
新 生 嬰 兒 腹 部 絞 痛 仍 未 找 出 清 晰 的 成 因 , 初 生 嬰 約 頭 三 個 月 內 , 常 無 故 連 續 哭 鬧 一 段 長 時 間 , 怎 樣 也 不 肯 安 靜 下 來 。 一 所 意 大 利 兒 童 醫 院 就 Lactobacillus reuteri 用 於 嬰 兒 腹 部 絞 痛 的 成 效 進 行 了 研 究 。 研 究 中 九 十 名 年 齡 、 體 重 與 哭 鬧 時 間 各 項 條 件 相 若 , 吃 母 乳 且 具 有 腹 痛 問 題 的 嬰 兒 , 隨 機 給 予 抗 脹 氣 藥 simethicone 每 天 60 毫 克 或 乳 酸 桿 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 ( Strain 55730 ) 每 天 一 百 萬 個 的 組 別 , 為 期 二 十 八 天 。
結 果 顯 示 , 在 研 究 第 七 天 時 , 乳 酸 桿 菌 有 明 顯 緩 和 腹 痛 效 果 , 有 高 達 95 % 的 嬰 兒 腹 痛 明 顯 改 善 , 而 抗 脹 氣 藥 僅 有 7 % 的 有 改 善 。 於 研 究 第 二 十 八 天 時 , 服 乳 酸 桿 菌 的 嬰 兒 哭 鬧 時 間 中 位 數 為 五 十 一 分 鐘 , 而 服 抗 脹 氣 藥 的 則 為 一 百 四 十 五 分 鐘 。
2008-01-25
破壁孢子易被用者吸收
靈 芝 自 古 已 是 有 名 的 中 藥 , 據 稱 有 增 強 免 疫 功 能 及 抗 腫 瘤 等 功 效 。 有 靈 芝 孢 子 製 造 商 聲 稱 , 已 破 壁 的 靈 芝 孢 子 能 釋 放 更 多 的 活 性 成 分 , 較 未 破 壁 的 更 容 易 被 服 用 者 吸 收 。
科 技 大 學 生 物 系 主 任 詹 華 強 指 出 , 有 效 的 靈 芝 孢 子 破 壁 方 法 , 可 以 促 進 對 生 物 活 性 成 分 提 取 及 藥 用 價 值 研 究 , 可 用 光 學 顯 微 鏡 觀 察 靈 芝 孢 子 是 否 已 被 破 壁 , 未 破 壁 的 孢 子 壁 完 整 , 破 壁 處 理 後 的 孢 子 壁 則 殘 缺 不 全 , 呈 不 規 則 團 塊 狀 。
香 港 大 學 中 醫 藥 學 院 助 理靈芝孢子 僅一款全破壁
近 年 不 少 市 民 選 擇 靈 芝 孢 子 作 為 保 健 食 品 , 而 大 部 分 均 以 「 全 破 壁 」 作 賣 點 。 消 費 者 委 員 會 測 試 發 現 , 十 六 款 聲 稱 全 破 壁 、 99.9% 破 壁 、 或 雙 倍 全 破 壁 的 靈 芝 孢 子 產 品 , 只 有 一 半 的 破 壁 率 達 九 成 以 上 , 當 中 只 得 一 個 樣 本 是 百 分 百 全 破 壁 , 至 於 其 餘 八 個 破 壁 率 較 低 的 樣 本 當 中 , 有 一 個 樣 本 破 壁 率 更 低 至 百 分 之 五 , 而 一 些 聲 稱 純 靈 芝 孢 子 的 產 品 亦 發 現 含 有 雜 質 。 消 委 會 指 出 , 中 醫 界 對 破 壁 與 否 的 功 效 差 異 仍 有 爭 議 , 現 時 亦 無 法 例 規 定 全 破 壁 的 定 義 , 惟 關 注 消 費 者 難 以 驗 證 , 已 交 海 關 及 生 署 跟 進 。
御 藥 堂 : 國 家 級 檢 定
消 委 會 測 試 市 面 十 六 款 全 部 均 有 聲 稱 「 全 破 壁 」 、 「 雙 倍 全 破 壁 」 或 「 99.9% 破 壁 」 的 靈 芝 孢 子 樣 本 , 發 現 從 光 學 顯 微 鏡 卻 發 現 有 樣 本 的 真 實 情 況 與 聲 稱 的 有 差 距 ; 有 一 個 樣 本 「 自 然 良 坊 靈 芝 孢 子 」 的 檢 測 結 果 為 百 分 百 全 破 壁 , 另 外 一 半 樣 本 的 破 壁 率 則 不 足 九 成 , 包 括 「 御 藥 堂 全 破 壁 純 靈 芝 孢 子 」 , 樣 本 破 壁 率 有 百 分 之 五 , 「 澳 健 寶 100% 純 靈 芝 孢 子 精 華 全 破 壁 」 樣 本 的 破 壁 率 則 有 一 至 兩 成 。
另 外 , 測 試 亦 檢 視 樣 本 膠 囊 的 重 量 及 內 含 物 重 量 是 否 與 標 籤 相 符 , 消 委 會 指 「 草 姬 純 靈 芝 孢 子 全 破 壁 」 的 膠 囊 總 重 量 二 百 三 十 八 毫 克 , 較 聲 稱 的 三 百 毫 克 低 逾 兩 成 。 消 委 會 亦 指 在 一 些 聲 稱 為 純 靈 芝 孢 子 的 樣 本 , 有 菌 絲 及 凝 膠 狀 等 物 質 。
「 御 藥 堂 」 昨 晚 發 表 聲 明 表 示 , 他 們 委 託 屬 國 家 級 測 試 中 心 的 「 廣 東 省 微 生 物 分 析 檢 測 中 心 」 為 產 品 測 試 , 結 果 顯 示 產 品 破 壁 率 達 百 分 之 九 十 九 點 八 一 , 發 言 人 又 指 在 香 港 大 部 分 的 測 試 機 構 都 未 能 為 靈 芝 孢 子 的 破 壁 率 作 出 準 確 的 百 分 比 判 斷 , 故 此 認 為 經 國 家 級 測 試 中 心 檢 定 , 一 定 比 任 何 一 個 香 港 的 測 試 中 心 更 準 確 可 信 。
澳 健 寶 : 裂 縫 細 難 察
「 澳 健 寶 」 回 應 表 示 不 同 意 消 委 會 的 測 試 結 果 , 該 公 司 解 釋 「 純 靈 芝 孢 子 」 在 澳 洲 製 造 , 以 高 科 技 打 碎 孢 子 壁 , 但 部 分 破 壁 孢 子 只 是 打 穿 細 小 的 裂 縫 , 而 消 委 會 使 用 約 四 百 倍 的 光 學 顯 微 鏡 來 觀 察 , 難 以 見 到 細 小 的 裂 縫 。 該 公 司 認 為 採 用 不 同 實 驗 及 不 同 測 試 方 法 , 結 果 可 以 差 異 很 大 。 而 消 委 會 抽 查 該 公 司 的 樣 本 是 第 一 代 舊 靈 芝 產 品 , 現 時 香 港 出 售 的 產 品 , 已 因 應 消 委 會 要 求 , 沒 有 再 加 入 填 充 劑 。
「 草 姬 」 代 理 商 認 為 , 消 委 會 只 測 試 單 一 批 號 的 產 品 , 相 信 所 得 結 果 只 屬 個 別 事 件 , 靈 芝 孢 子 有 時 儲 存 在 乾 燥 的 冷 氣 下 , 有 機 會 引 致 重 量 出 現 些 微 差 異 。
破 壁 功 效 仍 有 爭 議
消 委 會 宣 傳 及 社 區 關 係 小 組 主 席 何 沛 謙 昨 表 示 , 全 破 壁 的 靈 芝 孢 子 功 效 是 否 更 好 , 至 今 仍 未 有 定 論 , 他 提 醒 消 費 者 , 不 要 單 信 坊 間 的 傳 言 , 便 以 為 產 品 具 有 某 些 功 效 , 最 重 要 是 了 解 產 品 本 身 的 成 分 、 請 中 醫 師 及 到 有 商 譽 的 店 舖 購 買 。 何 沛 謙 又 指 出 , 由 於 消 費 者 難 以 驗 證 靈 芝 孢 子 產 品 , 已 將 報 告 交 海 關 及
生 署 跟 進 。
2008-01-21
2008-01-13
病毒入侵傷風感冒主因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是 指 氣 管 以 上 的 器 官 受 感 染 , 包 括 常 見 的 喉 嚨 發 炎 、 傷 風 及 感 冒 ,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病 症 多 較 嚴 重 , 如 支 氣 管 炎 、 肺 炎 等 。
根 據 臨 床 經 驗 所 得 , 市 民 對 呼 吸 道 感 染 存 有 不 少 誤 解 。
謬 誤 一 : 睡 覺 時 涼 或 近 日 睡 得 不 好 , 導 致 患 上 感 冒 。 事 實 上 , 病 毒 才 是 感 冒 的 真 正 元 兇 。 睡 眠 質 素 不 佳 或 天 氣 轉 涼 , 並 不 會 直 接 引 起 感 冒 , 只 會 令 人 體 免 疫 力 下 降 , 導 致 對 抗 病 毒 能 力 減 弱 。
謬 誤 二 : 傷 風 是 感 冒 的 病 徵 。 傷 風 與 感 冒 是 由 不 同 的 病 毒 引 起 , 症 狀 亦 有 異 。 八 成 的 傷 風 只 會 引 致 局 部 器 官 受 感 染 , 如 打 噴 嚏 、 鼻 塞 、 流 鼻 水 , 通 常 不 會 引 起 全 身 性 症 狀 。 這 類 病 毒 很 少 會 感 染 下 呼 吸 道 。 然 而 , 大 部 分 感 冒 病 人 均 有 全 身 性 的 症 狀 , 如 發 熱 、 頭 痛 及 肌 肉 痠 痛 等 。 此 外 , 引 起 感 冒 的 病 毒 有 較 大 機 會 感 染 下 呼 吸 道 疾 病 。
謬 誤 三 : 抗 生 素 可 醫 治 傷 風 。 事 實 上 , 傷 風 是 沒 有 藥 物 可 醫 治 。 藥 物 只 可 幫 助 緩 解 其 症 狀 , 如 收 鼻 水 、 通 鼻 塞 。 要 醫 治 傷 風 , 唯 一 的 方 法 是 多 休 息 , 提 升 免 疫 力 。 一 般 而 言 , 大 多 數 的 病 人 在 不 需 服 藥 下 , 亦 可 在 三 至 五 日 痊 愈 。 抗 生 素 只 可 醫 治 由 病 菌 引 起 的 感 染 , 對 病 毒 起 不 了 作 用 。 濫 用 抗 生 素 只 會 增 病 菌 抗 藥 性 。
香 港 大 學 李 嘉 誠 醫 學 院 內 科 學 系
名 譽 臨 床 醫 學 助 理 授 林 冰 醫 生
脊椎管道狹窄可致癱
不 要 以 為 只 有 長 者 才 會 脊 椎 退 化 , 根 據 公 立 醫 院 數 據 顯 示 , 由 脊 椎 勞 損 及 退 化 所 引 致 的 脊 椎 管 道 狹 窄 症 有 年 輕 化 趨 勢 , 三 成 病 患 者 是 四 十 歲 以 下 , 當 中 最 年 輕 的 病 人 只 有 廿 歲 。 有 醫 生 指 , 不 少 病 人 自 以 為 年 輕 便 忽 略 脊 椎 健 康 , 特 別 是 從 事 勞 動 工 作 及 長 坐 辦 公 室 人 士 , 脊 椎 長 期 受 壓 而 容 易 提 早 退 化 , 故 提 醒 市 民 平 日 注 意 坐 立 姿 勢 , 並 要 多 做 運 動 鍛 煉 腰 部 肌 肉 。
脊 椎 管 道 內 的 神 經 線 控 制 肢 體 活 動 , 若 脊 椎 管 道 收 窄 便 會 壓 住 神 經 線 , 而 令 患 者 行 動 不 便 , 嚴 重 會 引 致 癱 瘓 。 威 爾 斯 親 王 醫 院 腦 外 科 脊 椎 專 科 門 診 去 年 約 有 一 百 名 脊 椎 管 道 狹 窄 症 患 者 , 約 佔 脊 椎 病 患 者 一 半 , 當 中 三 成 人 是 四 十 歲 以 下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外 科 學 系 名 譽 臨 床 助 理 授 孫 天 峰 表 示 , 不 少 年 輕 人 忽 略 對 脊 椎 的 保 護 , 脊 椎 勞 損 亦 懵 然 不 知 , 其 實 預 防 脊 椎 退 化 十 分 重 要 , 「 唔 好 以 為 呢
只 係 老 人 家
問 題 」 , 建 議 市 民 多 游 泳 鍛 煉 腰 部 肌 肉 , 並 要 保 持 合 適 的 體 重 , 避 免 過 重 而 增 加 脊 椎 壓 力 , 而 戒 煙 亦 對 維 持 脊 骨 健 康 有 好 處 。 他 說 , 日 常 坐 立 姿 勢 不 正 確 會 影 響 脊 骨 健 康 , 故 特 別 提 醒 勞 動 工 人 要 注 意 搬 運 物 品 時 的 姿 勢 , 長 坐 辦 公 室 的 人 亦 要 不 時 轉 換 姿 勢 , 減 低 腰 骨 壓 力 。
新 固 定 植 入 系 統 成 效 佳
孫 天 峰 指 , 若 腰 及 腳 部 常 感 痛 楚 的 人 士 要 進 行 詳 細 身 體 檢 查 , 特 別 是 坐 下 一 段 時 間 便 會 腰 痛 , 或 彎 腰 時 腳 部 特 別 疼 痛 的 人 , 脊 椎 管 道 可 能 已 有 收 窄 情 況 。 他 謂 , 近 年 本 港 引 入 動 態 固 定 系 統 植 入 手 術 治 療 脊 椎 管 道 狹 窄 症 , 手 術 將 具 彈 性 及 以 聚 合 物 製 成 的 醫 療 固 定 器 植 入 脊 椎 骨 之 間 , 以 穩 定 病 變 的 椎 骨 及 糾 正 其 活 動 能 力 , 有 助 紓 緩 管 道 收 窄 , 並 加 強 對 創 傷 腰 椎 的 支 撐 及 保 護 , 比 傳 統 手 術 , 增 加 手 術 後 的 脊 椎 活 動 能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