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Google
 

2009-03-02

振動減到最低

使用長焦距鏡頭, 特別容易受輕微振動影響, 包括相機本身內部的快門及單反鏡
開啟及關閉影响, 所以最安全的做法是:

1. 先用黑卡放在鏡頭前
2. 按下拍攝按鈕, 你會聽到單反鏡及快門開啟的聲音
3. 現在移走黑卡, 開始計時嚗光
4. 嚗光時間到前一秒, 再用黑卡放在鏡頭前
5. 等待快門關閉.

這樣可以將振動減到最低.

2009-03-01

深圳市民中心

深圳市民中心位于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上,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心区的地标。

  『建筑介绍』

  该建筑于1998年12月奠基,到2003年12月底工程基本完工。市民中心中区建筑由撑起大屋顶的圆塔、方塔及玻璃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 8.9万平方米,建筑物总高度84.7米。黄色的圆塔12层,其中2~9层为工业展览馆,10~12层为机房。红色的方塔共15层高,其中1~4层为 2500座的大会堂,其面积之大,为全市之冠,各种大型会议及演出均可在此进行;5层是设备及办公用房和市政府信息化机房;7~12层为档案馆。两座塔楼下的东西两个玻璃裙楼共两层,首层部分由贵宾通道、公众礼仪大厅、接待室、贵宾厅及政府行政服务大厅组成。

  『市民的中心』

  2004年5月31日,深圳市府办公新址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市政府及其下属的21个政府职能单位已整体搬入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在设计和功能分布上充分体现了开放、亲民的政府形象。行政服务大厅设置145个服务窗口,有30多个主要政府部门受理390多项审批项目,行政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建成了具有现场管理监督功能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32个政府部门将各自的电脑应用系统接入行政服务大厅,供各自的窗口使用,与大厅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时交换数据,行政服务大厅里设有休息椅、电脑指引系统、大型等离子彩电和公用电话等便民设施,市民可以随意出入。 1700平方米的公众礼仪大厅不仅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用,还开放给市民举行婚庆等活动,地下停车场也将接纳社会车辆。

  『点评』

  由市府到市民,由行政中心到市民中心,借一次职能部室搬迁之机,深圳市政府完成了一次政府行政理念大“换脑”,建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政府。将原来的市府大院改称“深圳市民中心”,这个名字起得好!

  市民中心就是为市民服务的中心。深圳市府改称市民中心,三大理念跃然呈现:首先,它体现了有效政府的理念。有效政府要求政府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一起构成一个复合的组织结构,政府与公民协作生产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体现政府与市民共享信息,共享文明;其次,它体现了开放政府的理念。市民中心建设的大型开放式平台使其开放功能得以凸显,市民中心以开放理念促进信息分享,其软硬件建设都体现了政府的开放意识;第三,它体现了服务政府的理念。“服务政府”的本质是“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和“民主政府”,通过140多个服务窗口,深圳打造服务政府,建设有效的服务提供系统得以确立。

  作为市政府的所在地,过去人们习惯称之为“衙门”,市民与政府之间好像始终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一次,深圳市政府领风气之先,将行政办公中心改为市民中心,其中所蕴含的行政理念的转变更具标志性意义。

2009-02-17

讓你的瀏覽器支援色彩管理!

在過去,色彩管理機制似乎都是Mac的專利.從1993年開始, MacOS內建了完整的色彩管理環境: ColorSync, ColorSync是一套建置於OS內部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應用程式介面), 任何軟體都可以呼叫ColorSync所提供的API,進行需要的色彩轉換, 以便達到色彩管理的功能.因此,開發者在MacOS上開發與影像相關的軟體, 不用耗費心力太多心力在色彩管理上,就可以支援色彩管理的功能.
而Windows平台, 則在Windows95之後, 提供了ICM(Integrated Color Management), 也是OS基礎的色彩管理API. 以技術上來說, ColorSync能達到的, ICM也幾乎都可以做到, 但是為什麼在Windows平台上,色彩管理的環境卻沒有那麼完整!? 個人認為, 過去較講究色彩準確的相關軟體,在Mac上被應用的還是比較多,但現在設計/出版使用PC的比例也很高了, 事實上PC也可以做到完整的色彩管理, 以Photoshop的色彩管理機制上來看, 除了預設的ACE (Adobe Color Engine), 還能選擇Microsoft ICM, 這代表著,ICM具有與ACE的功能, 才可以做到這樣的選擇. (當然, 功能一樣不代表轉換結果一樣)


PhotoShop下的色彩管理設定

而在網際網路的瀏覽上, Mac上的Safari很有先見之明, 早就提供了色彩管理功能. 而隨著Safari的Windows版本推出,敲醒了許多Windows的使用者, 開始正視網頁上影像的色彩正確性. 緊接著Firefox3也提供了色彩管理功能, 雖然預設是關閉,但打開之後, 也能提供與Safari一樣的色彩轉換功能. Microsoft在Window95之後提供了ICM,緊接著在Windows98中也推出ICM 2.0, 但在這之後, Microsoft似乎完全遺忘了ICM, 開始大力推行sRGB這個標準.sRGB立意雖美卻難達成, 期望以一個世界大同的理想, 把色彩管理的瑣碎技術完全掩埋起來~ 當然, 這個美夢破碎了,否則Vista上不會又推出了新的色彩管理系統: WCS (Windows Color System)

圖形與字體


蘋果在 Mac OS X 上採用絕佳圖形顯示技術,自 iPhoto 到 Final Cut Pro,都能確保其呈現最佳色彩,現在,這種技術更帶入 Safari。Sarari 可是唯一採用先進色彩管理、讓網頁圖形色彩儘可能不失真的瀏覽器。

Apple網站上的Safari說明

sRGB最大的難題在於: 假設所有設備皆相容於sRGB.
特別是在這個廣色域設備、訊號、影像格式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年代, sRGB是老舊不堪使用的,連Microsoft也在Vista裡面定了新的scRGB規範, 就是基於sRGB的不足而擴充的.當我們所看到的影像格式、或顯示設備再也不是sRGB的時候, 顯示出來的顏色根本是完完全全錯誤的!

以Windows平台來說, 要讓瀏覽器支援色彩管理功能, 只有兩條路, 選擇Safari或者Firefox3.
採用廣色域的螢幕搭配IE瀏覽網頁時, 所見的顏色幾乎都是錯誤的. 注重顏色正確性的人, IE敗下陣來, 似乎不應該再繼續使用.多年來我也是如此思考. 因此Safari Windows版的推出讓我又驚又喜! 然而最初版本中文無法輸入的問題, 潑了我一桶冷水,到最近越來越穩定, 我卻一直覺得難以上手, 也缺乏我最愛用的Yahoo Toolbar的功能, 讓我又放棄了Safari.
Firefox3雖然支援色管, 習慣Firefox2的我, 其實也用得順手, 但Yahoo Toolbar無法使用的問題(加一點小技巧,其實還是可以使用的) , 依舊讓我覺得麻煩, 我開始思考, 如何讓平常用的習慣的IE7和Firefox2也可以支援色管.一個很直觀又簡單的方法: Proxy (代理伺服器)
只要將色彩管理的機制放在一個小型的代理伺服器裡面, 瀏覽器的處理依舊, 就可以達到支援色彩管理的功能了!
技術的細節我們先放在一邊, 先看看實際的效果吧!!!



IE7未設定Proxy, 如果瀏覽器未支援色彩管理, 這三張圖將會不同 (影像原始出處)


IE7設定Proxy後

由上面兩張圖可以明顯看到, IE7搭配Proxy後, 也可以把內嵌Profile的影像, 做正確的處理.同樣的,Firefox2也是可以做到一樣的功能:


Firefox2設定Proxy後

除了支援色彩管理外, ICCProfile V2及V4也同樣支援, 以ICC提供的測試網頁為例:


IE7搭配色彩管理Proxy可支援ICC Profile V4(影像原始出處)

因為是以色彩管理為目的, 這個小型Proxy命名為CMSProxy; 在 讓你的瀏覽器支援色彩管理! (2) 裡, 將介紹如何安裝使用, 並且揭露其中的技術細節.

紅外線濾鏡

紅外線濾鏡本身有很多型號, 要選擇合適的濾鏡, 先要了解光譜. 波長由紅色可見光轉變為紅外線的分野是不明顯的, 一般認定為 750nm 左右 (亦有說 720nm or 780nm, 視乎那個濾鏡製造商吧).

如果以「阻隔可見光」和「攝取紅外線」之間的平衡為選擇標準, 選一片濾走太約 750nm 以下波長的濾鏡就最適合了. 以下列牌子型號為例, Heliopan RG715 是十分適合的選擇, 只有少量紅色可見光會被攝錄下來. 其次是 Hoya R72, 紅色可見光多一點點, 但仍十分少.

B+W 092 - 50% 濾光率 @ 695nm (from B+W spec)
Hoya R72 - 50% 濾光率 @ 720nm (from Hoya spec)
Heliopan RG715 - 50% 濾光率 @ 750nm (from public data)
Heliopan RG780 - 50% 濾光率 @ 795nm (from public data)
Tiffen #87 - 50% 濾光率 @ 795nm (from public data)
B+W 093 - 50% 濾光率 @ 830nm (from B+W spec)
Hoya RM90 - 50% 濾光率 @ 920nm (from Hoya spec)

那麼其他波長的濾鏡, 意義又在於什麼呢? 如果想要完全阻隔可見光, 更高波長的濾鏡便是必須的, 但由於可供曝光的光量更少, 曝光便需要更長的時間. 至於低波長的濾鏡, 意義是在於利用更多光線, 包括部份可見光, 來曝光, 從而縮短曝光時間. 而且如果波長夠低, 影像亦會加入少量綠色, 也是個不錯的創作工具.

基本流程:
白平衡及雜訊設定 > 構圖 > 對焦 > 紅外線焦點調整 > 裝上紅外線濾鏡 > 高 ISO 測光及試拍 > 低 ISO 調整 > 拍攝 > 數碼黑房.

1. 白平衡及雜訊設定

白平衡設定. 基本上先拍一張攝環境中紅外線反射率高的物件, 例如樹葉, 用來設定白平衡. 不做設定也無不可, 數碼黑房裡拿 RAW 檔慢慢調吧. 不過如果預先設定了白平衡, LCD 上再生時可以看到一個理想白平衡的影像, 不亦樂乎? 不預設的話, 只有一個紅色影像, 滿足度大減.

此外, 由於即將進行長曝, 開啟抑減雜訊的設定也是必要的! 不然回家可要用 Healing Bush 逐個 Hot Pixel 處理掉, 太浪費時間了啊.

2. 構圖

對了, 牢騷時間. 如果你的照片不好看, 九成是因為你沒用心構圖! 現代照相機高度自動化, 操作根本不可能有問題. 爛死了的照片, 一定是攝影師的問題. 構圖, 要學習的, 不是考天才啊. 最最最討厭的, 就是那些不用心, 不去學, 又整天自命「新手」的混帳!

3. 對焦

像正常拍照一樣地對焦. 唯一留意的是, 對焦後暫時不要碰對焦環. 下一個步驟會調整紅外線對焦點. 而且為了再之後按快門時不會再自動對焦, 這時把對焦模式改為手動吧.

4. 紅外線焦點調整

紅外線對焦平面比可見光為近, 所以有必要把焦點前移. 至於前移多少, 不妨使用鏡頭上的紅外線刻度, 只要把現時對焦位置, 移往現時焦距的紅外線刻度便可以. 不過提 一提大家, 那些刻度未必正確, 所以多多實驗吧.

至於如果鏡身沒有紅外線刻度, 那怎麼辦呢? 自己實驗吧. 記緊重點是焦點要前移.

5. 裝上紅外線濾鏡

來吧! 留意裝上濾鏡之後觀景器中便會變成漆黑一片!

6. 高 ISO 測光及試拍

這個步驟的目的是在短時間內找出正確曝光值! 設定最高 ISO 如 3200, 最大光圈如 f/2.8, 視乎光暗設定快門 2s - 15s 左右, 試拍一張, 找出正確曝光值.

7. 低 ISO 調整

之後是算術時間, 如果正式拍攝時打算用 ISO100, f/8 來拍, 快門要加幾多級呢? ISO3200 調低到 ISO100 是 5級. f/2.8 收小到 f/8 是 3級. 即是剛才正確曝光的快門需要加 8 級前後吧. 由於 ISO 不完全是線向比例, 某些品牌照相機的 ISO100 實際上亦不至 100, 所以實際上可能不用加 8 級那麼多. 請多多實驗和用心地數手指吧.

8. 拍攝

按下快門的同時請高舉隻手並有型有款地喊「神魂合體」! 聲量必須要令到路過的女生投以仰慕的眼光才算合格.

9. 數碼黑房

數碼紅外線影像, 往往動態範圍和反差都不足, 所以有必要調整一下. 此外, 如果白平衡不合心意也不妨調整一下. Desatuate 成黑白影像也可以考慮.

2.4 低速紅外線攝影

長時間曝光拍出來的紅外線照片, 除了很合適合表達時間的流動, 影像本身「不現實」的光暗位和色彩亦適合利用來創作有異於一般的影像. 大白天的行雲是一個我很喜歡的題材, 不過風大令樹葉朦掉的話一般都不好看, 頗矛盾的. 大家也來努力吧.

附帶一提, 三腳架當然少不了, 腳架一定要穩定, 一分錢一分貨, 千萬不要吝惜. 一條可以計時的快門繩也少不了, 雖然盯著手錶秒針計時也無不可, 但是過程的享受度絕對比不上一條「正經」快門繩.

窮人的紅外線攝影

如同之前這篇偽紅外線攝影所言,紅外線濾鏡一片要價
想起之前入手的Nikkor 24mm f:/2.8也差不多這個價錢,怎麼讓人買得下手!
所幸,國中生物老師的Blog給了我們啟示,
是的!!就是玻璃紙!!

運用此特性我們開始實作
先裁好三色玻璃紙,一盆水,一片光滑的玻璃,一張信用卡,膠水
這邊我使用的配方(?)是RGB各四張
將裁好的玻璃紙一張張快速浸到臉盆裡,除了做濾鏡要用的之外,再多裁一張備用
一次一張而且要整張浸到水,玻璃紙才不容易有皺摺

將玻璃紙上的水均勻的刮掉,
這時候這13層的玻璃紙就服服貼貼成為一層了
再把最上面被信用卡刮傷的玻璃紙撕掉,
用厚紙板裁個小方框, 將玻璃紙黏上去,等乾燥後就大功告成了

如果真的這樣做,等乾燥後會得到一個片片分離且扭曲的濾鏡一片
所以我們要再改良,
步驟如前,將玻璃紙全部泡進臉盆後,留下大概半杯的水,其他的倒掉
將膠水擠進臉盆裡,變成膠水水(形容詞+名詞 XD)
把玻璃紙泡回膠水水裡,這樣各層之間才能膠合
一樣擺到光滑表面,疊起來
但因為膠水有一些潤滑作用,放置的平面儘量水平,玻璃紙比較不會滑動
刮掉膠水,撕掉最上層
再找一個膠帶芯對半橫切當做濾鏡框
膠帶芯周圍塗上膠水,將玻璃紙平整蓋上,再用橡皮筋套住(不須太緊)
稍微拉平整,但若玻璃紙有點皺摺也不要緊,因為乾燥後的玻璃紙會收縮

等乾燥後就完成了!!
我發誓真的就這樣,沒有暗槓了
如果你是用72mm口徑的鏡頭(我的18-200剛好就是),這個膠帶芯將內層撕掉一小層SIZE剛剛好
之後的白平衡與色版對換的方法,google一下都會有,就不贅言了

註:重看一遍才發現第一句寫不打諢插科,結果還是543了一堆!!
沒辦法~我就跟騎在青蛙背上過河的蠍子一樣,明知道會淹死還是忍不住咬下去
我得了一種寫blog不喇賽會死的病 Orz

2009-02-02

DX 換算

DX 換算

DX 換算
35mm = 52.5mm
50mm = 75mm
35mm 在 DX 來講就是標準鏡,如用閃燈補光,室內室外都是不錯的選擇,

2009-02-01

光圈優先使用時機

光圈優先使用時機

光圈優先使用時機
光圈優先使用時機 ( 攝影心得) 刪除 | 修改 | 加入論壇 | 轉寄朋友 | 回日記管理首頁
在單眼相機中常會以A來代表光圈優先,只要設定光圈,相機會幫你設定快門以獲得良好的瀑光.
首先要釐清大光圈和小光圈的分別,大光圈在單位時間內可以比小光圈獲得更多的光線.以數字來說,大光圈像是F1.4, F2.8 F 3.2,而小光圈像F11,F13,F22...數字越大光圈越小. 一般光圈優先設定在小光圈時,則所有的景像都會清楚,所以拍風景時,可以用小光圈來表現,而小數位相機的情境模式通常以小山,來代表小光圈.
下圖為F14的風景照|

數字越大光圈越小.(代表光近去像機少.需增加曝光時間)(快門變長)
數字越小光圈越大..(代表光近去像機多.可以減少曝光時間)(快門變短)
很多新手會模糊不清.
小光圈->所有的景像都會清楚(因為曝光時間長所有影像都清楚),所以拍風景時,可以用小光圈來表現!
大光圈->只有焦距的景像會清楚(因為曝光時間短除了焦距影像清楚其他都模糊),所以拍人物拍主題時,可以用大光圈來表現!
拍照也一樣..眼睛看到的不會是照片上的
照片上的不會是眼睛看到的
用"心"+技巧+經驗
光影(光圈)加了快門(時間)加了距離(焦距) 便是照片

14-24 廣角鏡測光

14-24 廣角鏡測光

用14-24用機內測光係同其他鏡等的測光係唔同呢,因為用14-24 時, 發現影人對面的測光被周邊環境的光影響,因cover range闊左,當用中央重點測光(例8mm),14mm cover多定50mm cover多。

權衡式/中央重點測光一定會唔同

ultra wide angle 鏡頭,影風景相片時因為太wide,影得太多天空,好容易被個光猛騙了的,
有一些相機有預設場景mode,會有幫助或自行使用適當的測光模式 / 加減 EV。

如影風景加人像有時需要使用閃燈補光,才能人像及背景暴光一致,有些師兄憑經驗使用 M-Mode 的。


用點測能否克服呢個問題

用點測..又要睇 對焦點 cover 晒 人 塊面未?

如果 背景 好光 / 逆光相片 .. 都係 ~~~未解決 ...

書本 / 知識 是死的 ... 攝影時,識得點樣運用才是最重要 ~~~

用白紙替代測光用灰卡

用白紙替代測光用灰卡

如單單以測光排除測色彩問題.小弟認為影印用白紙會比其它替代品好
1.白紙的白雖每家紙廠會不一樣白.但白總比其它替代品的18度灰好分別
2.其它替代品會褪色.(灰卡在陽光下久了也會褪色)
3.白紙會髒會變黃一點點.但總比其它替代品的褪色好分別
4.A3白紙必要時還可當反光板.做筆記用
5.如用攝影機.數位相機.還可以當白平衡使用
6.重點是:白紙相較其他替代品取得超容易.價格超便宜.較好認定.用幾次換幾張就可.
7.但要注意光線照射紙張角度問題

小弟以MINOLTA Dynax 7(光圈快門為半級制).光圈設f5.6
測kodak 灰卡得 S為1/2秒
kodak 灰卡上疊放兩張A4白紙(Canon 特白 影印專用紙)測得S為1/8秒
所得kodak 灰卡與兩張疊放的"Canon 特白 影印專用紙"差2級
MINOLTA D7:光圈快門為半級制.也就是說誤差應為1/4級左右
兩張A4白紙疊放以免紙太薄不夠純白(Canon 特白 影印專用紙).經驗鈔機測試Canon 特白 影印專用紙 有螢光反應.不知影響大不大

如果不是單單只用來給相機測光用,而是將灰卡拍入供拍出的幻燈片.洗出的像片校正顏色及明暗.使用那灰卡是無可取代.買一個吧。

2. 用EXCEL或WORD, 做一個一半黑格一半白格的格仔旗, 再PRINT出來, 那就是一張灰卡, 無須用白紙再減兩級或兩級半. 打印可以INKJET或LASER, 打印好後亦可以用影印方法覆製。

用中灰測光的目的就是將最黑與最白打個和(反光度),
黑白格仔就係返回原來一半黑一半白的原理.
格仔要幾大? 隨你啦, 你可以試O下郵票咁大, 又可以試O下信用卡咁大.
如果你部機係幾十點點陣測光既, 最好用細格D.
用灰卡最簡單方式就是將灰卡放在要拍攝的物件次前, 盡量將灰卡平面
平衡於物件平面, 將相機向著灰卡, 盡量行埋張灰卡到令到畫面全部都是
那張灰卡, 對不對焦是沒有影響的, 不過最好用正常拍攝距離果個刻度,
尤得佢Out-Focus冇所謂, 測光記下數據, 那就可以用來拍攝. 記得紙張
佢會反光既, 如果咁o岩個角度係反光, 就要將卡紙拎過些少.

用你的DC/DSlr作測光表-不同光圈快門快速對換Calculator

用你的DC/DSlr作測光表-不同光圈快門快速對換Calculator
如你的DC測出ISO200,1/125,f16
總參數(Reference)=-1+7+8=14
所有總參數(Reference)14的組合,也會正確.

如我的4x5機film iso50, f45,快門應是多少?

iso50 參數 = 1
光圈參數 = 11
所以快門參數= 2, 快門應是1/4.

先算好整數,半級,1/3級也不太難處理了.

我就通常用心算。 用你的光圈先決例的算法如下 :-

ISO 200 轉 ISO 50 即快門要慢 2 級
f/16 轉 f/45 即快門要慢 3 級
共要慢 5 級 即 1/125 -> 1/63 -> 1/32 -> 1/16 -> 1/8 -> 1/4

不過我唔係用 DC 測而多用 Sunny 16 估和轉換。


呢個表上的 "Reference" 係代表 EV, 即係 Exposure Value
Sunny16 = ISO100 + 快門 1/125 + 光圈 F16.
快門 1/125 = 7EV, 光圈 F16 = 8EV, 咁呢個組合就係 7EV + 8EV = 15EV.
一般在晴朗天氣下以 15EV 作為起點參數. 當然要因應個別菲林的特性和唔同場合的變化而雖要略為加減啦......



推薦